今天分享的是:低碳绿色溶液剥离退役光伏组件材料及回收处理技术的思考与研究
报告共计:40页
低碳绿色溶液剥离退役光伏组件材料及回收处理技术总结
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李登新团队围绕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展开研究,探讨了行业现状、技术发展及未来方向,旨在推动低碳绿色回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。
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迅猛,截至2024年底,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500GW,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超600GW。但伴随产业增长,退役光伏组件数量激增,预计2030年全球累计将达8000万吨,中国达2000万吨。组件退役原因包括达到25-30年的设计寿命、自然灾害损坏及技术迭代更新。回收退役组件意义重大,既能实现玻璃、铝、硅等资源再利用,避免铅、镉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,还能降低能源消耗,如用回收硅生产光伏电池能耗可降约80%。
组件层分离是回收关键,现有技术各有特点。机械法基于材料物理特性差异,通过拆框、破碎、筛分分离材料,工艺简单成本低,但分离精度和精细材料分离效率有限。热解法在400-800℃高温下分解有机物质,实现材料分离,不过能耗高、易产生有害气体且设备要求严苛。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溶解或溶胀材料,分离效果好、能回收高纯度材料,却存在化学试剂污染环境和成本高的问题。组合工艺可弥补单一工艺不足,如机械 - 化学组合工艺能将硅回收率提至90%以上。
展开剩余79%当前回收市场存在诸多问题,专业厂家少,多数企业仅回收铝边框和玻璃,部分企业不当处理有机物;处理能力不足,厂家实际年处理量多小于2000吨且难满产,技术上分层能力有限、碳排放超标;经济效益有限,传统方法成本高、环境友好性差。
李登新团队针对EVA层去除难题,提出“序贯溶胀 - 溶解”两步化学法。先以生物基绿色溶剂柠檬烯溶胀EVA,再用氢氧化钠的苯甲醇溶液溶解,1.5小时即可彻底去除EVA,且溶剂可回收、试剂环保。该工艺经工业化流程,能高效回收高价值材料。
未来,退役光伏组件回收需改进工艺、应用新型绿色材料、创新设备并融合智能化技术。同时,行业有望在政策支持下,实现市场需求增长与产业规范化发展,推动回收技术向高效、环保、智能化迈进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